非主流台灣:最新公告

Welcome to the 2010 Guerilla Girls Blog! We are the Guerilla Girls! We are 13 Hao Ran Foundation volunteers (all females!) and we will soon get to deploy our w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work with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as a way to reinforce soci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We wish to open communication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Read More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我想當農夫,容易嗎?─兩個泰國新生代農夫的故事


我在前工作─社區大學工作時,負責的是環境學程,學程開設了一門「自己種菜自己吃」的課程總是大爆滿。這堂課由居住在貓空的老師提供土地讓上課的學員可以種植蔬菜,滿足了城市居民們想要擁有一塊自己的地的心願,另一方面也突顯出都市人想回歸土地的嚮往之情。

城市漂鳥想回歸土地
城市人想回歸鄉村的風潮,在台灣方面,可以從農委會推行的漂鳥計畫,年年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今年二月甫出版的買買氏《棄業日記》一書,半年內已蟬聯各大書店的暢銷書籍,可以看出城市人想回歸鄉村潮流的端倪;至於泰國方面,今年四月份,一個由息影的女明星Siriyakorn擔綱製作的節目:「I want to be a farmer」,在泰國電視台播出後收視長紅,而擔任此節目技術顧問的米之神基金會,因此接獲了不少詢問購買土地的電話,許多人說,他們希望能夠像Siriyakorn一樣,當一名城市農夫。也因為這股風潮,讓Siriyakorn,目前正忙著「I want to be a farmer」這本書籍的出版。

這三個月以來,剛好認識了兩位泰國年輕人當農夫的例子,便引發我的好奇心。

清萊女生Kwan的故事
Kwan,今年34歲,泰國清萊人擁有自己的土地,目前在清邁工作。會認識她起源於我去清邁農夫市集採訪時,她和男朋友共同在市集當中販賣豆腐、有機咖啡,他們倆也是目前市集中最年輕的販售者。從去年,她從ISAC(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ommunity,永續農業社區中心,以下簡稱ISAC)離職準備當一個全職的農夫。待在ISAC有11年之久的她,雖然看起來工作年數很長,實際上,由於每個時期的工作職位都有所不同,因此就這樣工作了11年。

工作越久,她越覺得自己每次說服原本從事慣行農法的農夫改實行有機農業,自己卻從來沒有實際操作過,一直有股聲音在心底:「我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農場,不是退休之後,而是從現在開始!」加上,自己的父母都是務農,因此就毅然決然地把工作辭掉,開始走上農夫之路。

我詢問Kwan:「為何當初會想在農夫市集販賣有機豆腐?」她說因為在經營農夫市集的實務經驗中,發現豆腐的詢問度很高,卻沒有農夫在賣,加上2003年去日本ARI(Asian Rural Institute)組織學習農耕的期間,曾經學習過如何製作豆腐,去年開始才加入農夫市集的她,所能販賣的品項也不多,於是她便決定從豆腐開始嚐試。另外,他們還販售飯糰,因為能夠直接從ISAC購買,只要負責加工即可;有機咖啡則是原本Kwan的母親便在種植,以前母親會把種好的咖啡豆賣給中間商,後來,她想也許可以學習如何賣咖啡,因此接手負責烘培、包裝,還將咖啡豆送去進行有機檢驗,目前已通過檢驗為有機的咖啡豆。至於烘培的部分,她會將收成好的咖啡豆烘焙好請朋友品嚐,詢問大家對咖啡品質的想法,在我和她見面當天,她和我說才剛換了一家新的烘焙廠商,雖然價格比之前那間公司貴,但是由於烘培的品質比較穩定,所以她願意花多一點的價格。
These are Kwan's hand made To-Fu

對於未來,Kwan提到她正考慮是否要留在清邁、還是回清萊父母家。如果,她留在清邁,她的發展便是要發展一些農產品的加工,如果回清萊,由於家就在國家公園園區內,自然資源豐富,便有其他的發展模式。她聊到,以前,母親對於咖啡樹的種植是採取一種放任的心態,所以產量不高。咖啡園內原有600株咖啡樹,由於沒有積極管理,所以咖啡收成量和企業化經營的鄰居相較之下,顯得產量很少。因此,今年她自己栽培咖啡種苗,在8月份種下了400株的咖啡樹,待三年後咖啡樹長成,方能開始收成,因此目前當一名農夫是入不敷出的,因此Kwan在平常也有接一些案子在做。

我和Kwan交流時,都提到因為我們從小便沒有做過農事,即使她曾在日本實習農耕一年,但是若要從一個從來沒管理過農田、長時間從事農事的人,要轉成一名農夫,的確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適應,但是必須花多久時間?沒有人知道。另一方面,經濟效益上的考量也是必要加進來的,到底是她成為一名農夫的經濟效益比較大?還是她以另一種協助的身分存在,會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呢?以及有多少人可以加入這樣一個事業?如果從種植、管理、銷售都要自己處理的話,勢必需要至少四個人加入,但目前看來除了她、她的男朋友、她的母親之外,並沒有其他人,因此對於一個想要轉行為永續農業的人來說,以上種種問題都會是影響他做每個決定的重要因素。
Kwan & her boyfriend work together

曼谷男生Nakorn的故事
另一位年輕農夫Nakorn,則是一個城市農夫的例子。今年28歲的他,已經轉行做半職農夫二年。研究所就讀農藝系,第一份工作也是做農業相關的研究工作,因此,在農事方面相對於一般都市人更有經驗。第一份工作結束後,他便希望從事永續農業,但是又不想和家人分開,因此他便將家裡的另一棟房子,打造成”菜園”。成了一位名符其實的”城市農夫”。

出身為泰國華裔第三代的他,希望成為農夫,當然還是會遭受一些家庭的壓力,家人也是會怕他養不活自己。Nakorn從一開始加入曼谷的綠色市集(Green Market)開始,在市集裡賣蔬菜的種苗、教做廚餘,到後來開始自己種菜、賣菜。目前已有兩位消費者和他預訂一年的菜,每個星期兩次配送、一周3-5公斤的蔬菜量(包括香菇),蔬菜種類是以菜園當季可以生產甚麼就送甚麼來供應消費者;另一方面,Nakorn也有規劃成立城市農夫網絡(City Farmers network),希望能夠在未來,建立起這個網絡,讓更多想加入新手農夫,能夠透過這個網絡能夠互相學習、以及支持,他也希望透過這個網絡能夠培養出有意識的消費者,讓消費者、生產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
This is Nakorn's city farm-1

This is Nakorn's city farm-2

Nakorn do selling by himself

When Nakorn 26 years old,he decided to be a city farmer.


我會說Nakorn是半職的農夫是有原因的,因為Nakorn總是非常地忙碌。我兩次拜訪他,不是有人正在他的菜園裡參觀,就是有電視台要去採訪他的城市菜園。他也和一些NGO組織合作,像和永續農業基金會(SA Foundation)的專案合作,擔任屋頂菜園計畫的評審,還有一些自行和他連絡的國外大學生、研究生,找他一起討論如何將社會企業的概念帶入社區。他也和米之神基金會的Daycha受邀去不丹進行永續農業的交流等,都可以看得出他非常積極地向各方學習、以及和其他組織的互動頻繁。

我詢問Nakorn:「到底有多少人有興趣當城市農夫?」他回答我說:「有很多人想要跟進。」目前,他自己便正在嚐試找出經營模式─看到底多大的菜園可以供應多少消費者。另一方面,他提到,其實他希望走向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方向經營。比如:他可以去教城市中比較貧窮的社區,如何將廚餘製作成天然的肥料、或是教他們如何種植蔬菜或是植物的種苗,這些肥料、種苗便可以販賣給需要的城市農夫、城市居民種植盆栽等,便是一個很好的社會企業模式。

新生代農夫更容易選擇一條永續農業之路
從兩位新生代農夫的故事看來,當一名新生代農夫,可能會是以一種半農半X的方式,土地的門檻已經降低,如果沒有土地,也可以使用屋頂、或者是大一些的庭院克服;技術門檻,則必須自行補足的知識,不管是從各種可以學習農業的相關知識下手,吸取關於農作物種植方面的知識、行銷方面,最好還要有自己的支持團體,當你有問題時,可以詢問,這是當一名農夫最基本的配備;最重要的部分,則是選擇走一條永續農業的路。

畢竟,新生代的農夫比傳統農夫有更大的資訊優勢,可以知道慣行農法對於環境的破壞、永續農業對於環境的好處。目前,這兩位農夫都是以永續的方式在進行耕作,即使目前還沒達到收支平衡的狀態,但是,也正因為他們朝著當一名照顧地球的永續農夫前進,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會一步步達成自己的夢想!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游擊女孩看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2 意見:

  1. William on 2011年8月27日 上午9:34:00 提到...

    在台灣,如果不是家裡剛好有農地,以現在農地成本快速成長的情況,要回鄉下當農夫還真是不容易.尤其是要做有機栽種,如果是承租的地,很怕當你把地養好了,地主可能要收回去囉!

  2. Deva Dhanya on 2011年9月6日 晚上9:40:00 提到...

    Hi,William:

    你說得對!想當農夫第一個要件就是有土地。而台灣的田地價格高,的確一般人很難買得起。這篇報告,我只是很粗略地以兩個泰國新生代農夫的狀況來簡單歸納。我承認這是很粗糙的結論。

    今天,詢問了泰國這邊田地的行情,一萊的田地(此為泰國計算田地的單位。一萊=1600平方公尺),約20萬(此田有水源、有道路經過)但是,每塊田地的狀況不一,所以此價格只能說是一個
    參考值。

    剛剛,我以網路上宜蘭拍賣土地的仲介公司提供的農地價格,粗估了一下(每坪從6,900-9,800,捉8,200來算)和泰國上面的20萬相較,將近20倍。

    當初,我爸聽到我要來泰國學習有機農業,他變回我:「要種田,就回清水種」。但,其實老家的田地早在政府開路時,以和市價距離的價格徵收走了,哪來的田地?

    關於你說的承租地以有機的方式,的確,這也是承租地農夫無法實行有機農業的一個因素之一。

    謝謝你的分享!!

總網頁瀏覽量

 

游擊女孩看世界.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