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台灣:最新公告

Welcome to the 2010 Guerilla Girls Blog! We are the Guerilla Girls! We are 13 Hao Ran Foundation volunteers (all females!) and we will soon get to deploy our w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work with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as a way to reinforce soci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We wish to open communication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Read More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且看藝術工廠誕生於廢棄屠宰場



  這是發生在卡薩布蘭加,一個關於廢棄老舊屠宰場如何重獲新生,幻化為藝文展示中心的真實故事。

  1922年,在巴黎建築師Georges-Ernest Desmarest主事下,一座佔地極廣的屠宰場興建於卡薩布蘭加東側,臨近工人區,建築線條簡單優雅,被視為是值得保存的國家文物。

  在長達八十年的使用後,舊式屠宰場已不符現代衛生需求。

  2000年,新式屠宰場即將開張的消息傳出,讓許多藝術家為舊式屠宰場命運擔憂,詩人Mostafa Nissabouri、裝置藝術家Mohamed Kacimi與Hassan Darsi,及建築師Selma Zerhouni與Rachid Andaloussi(於1998年至2003年擔任Casamémoire負責人)共同倡議將舊式屠宰場規畫為文化空間。然而對於寸土寸金,房地買賣方興未艾的卡薩布蘭加,文化保存不過是個賠錢貨。

  相關討論,無疾而終。

  

  2002年,屠宰場正式被棄置;2004年,一場火災焚毀冷藏室。

  在Casamémoire組織大力奔走下,屠宰場終於被列在文物古蹟名單上,免於被拆毀的命運。

  2003年開始,陸續有藝術家在此活動,例如法國藝術家Georges Rousse與三十位左右的卡薩布蘭加藝術學院的學生,在此做了兩幅不朽畫作。

  此屠宰場的轉型運動,尤其受惠於如何將工業性用地進行再入住與活化的整體思維。

  

  2008年,卡薩布蘭加決定與對工業用空間如何轉化為文化場所頗有研究的阿姆斯特丹攜手合作,一同處理屠宰場未來可能性再利用的方式。Casamémoire現任負責人Abderrahim Kassou贊成將此空間作文化性規畫,但認為必須定義該空間的文化類別、設定參觀者性質,並與該領域的活躍人士聯繫。

  

  朝向都市文化發展的方向持續不變,目地是慢慢將這個地方轉變為「藝術工廠」(fabrique des Arts),著重鼓勵年輕藝術家的現代創作。

  Abderrahim Kassou解釋,Casamémoire僅負責屠宰場的建築相關事務,以維持該地藝術結構上的平衡,然而在法律與行政相關事務上,仍需專人管理。2009年一月,Casamémoire與卡薩布蘭加市簽下為期一年的協議,確保這空間的藝術文化活動未來能朝著更大格局的的方向發展,市政府並挹注兩百萬dirhams於空間安全維護與文化活動上。

  

  2009年四月十一日星期六,屠宰場再次向民眾敞開大門,進行極為盛大的跨文化藝術節,空間裡展示著兩百五十位藝術創作者的作品,包含裝置、視覺、聲音、應用與街頭藝術等領域,一整個周末,共有三十萬觀眾湧向音樂會與展覽廳。

  此後,眾人決定每個月舉辦兩場活動,包含音樂競賽、影片放映與各式展覽。

  漸漸地,愈來愈多社區兒童被吸引到這兒來,參加舞蹈、閱讀、說故事與音樂活動。

  Abderrahim Kassou開心地表示,這個開放空間創造了吸引力,讓所有人都能在這兒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隅,彩排多到讓組織甚至必須事先排列時間表,愈來愈多人到這兒拍片,也多虧了各式工作坊,屠宰場與地方的良好關係獲得確認。

  





  突然間,廣袤屠宰場搖身變為進行影片拍攝的後現代殿堂,馬廄沉默地轉化為讓世界各地創作者渴望在此播放作品的大廳,舊時製革廠已成由攝影、拼貼與塗鴉裝飾而成的巴洛克式播放廳,至於以前的辦公廳,此時則成為各式音樂團體展演的後現代空間。

  多虧此空間的特殊性,讓不同性質的藝術得以在此自然共生,蓬勃發展。

  過去屠宰場提供身體生存所需的養分,此時則成精神食糧。

  

  對Abderrahim Kassou來說,未來最大挑戰在於為屠宰場取得合法地位,在缺乏常設機構做為支撐下,此時的活力將逐漸衰退。

  2010年一月,已開始建構管理屠宰場的相關組織,與市政府的協議於2009年十二月告終,新協議的簽署仍遙遙無期。

  漫長等待中,相關活動仍持續進行。

  

  先前談話中,組織曾向我提及明年即將在這座屠宰場轉化成的藝術工廠舉辦的國際雙年展一事。

  若參考去年四月舉辦的藝術節內容,那時活動包括一系列的音樂會、服裝秀、木偶戲、舞蹈、戲劇演出、展覽與電影播放,甚至邀請建築師進駐,將廣大的屠宰場分區切割,轉化成區區氛圍截然不同的小空間。

  2002年,當舊式屠宰場正式關門大吉,此空間的命運受到諸多關注,在Casamémoire極力爭取下,獨排眾議地終於讓屠宰場成為他人眼中「最不符合經濟效益」的藝文展演中心。然而隨著計劃的推動,此時的屠宰場為卡薩布蘭加的都市文化資產再添一則傳奇事蹟,且故事持續發展著。

  

  在Abderrahim Kassou想法裡,屠宰場得以神奇地轉化為藝文展示中心,主要歸因於兩項要件:首先這座建築本身乃質地極優的文物遺產,並有一群理念相同的專業行動者齊心協力地共同合作;再者,這是屬於所有人更為所有人而存在的空間。

  他同樣指出,接下來屠宰場是否能順利運作,取決於以下幾個要件:須定期舉辦優質活動,以鞏固空間的佔領使用;辦理培訓工作坊與創作性入住;確認空間需為社區與社區居民開放;善用每回活動機會,以進行整修工程並獲得所需配備;建立長期管理委員會。

  此外,為求永續經營,亦必須採取幾個必要的前瞻性措施:由於缺乏關於屠宰場建築物的完整而可靠性文件,必須針對主要建築物的概況做詳細調查清單,尤其是在文化節進行的活動期間;安全管理更是首要之務,畢竟屠宰場過去建築設計並非為了迎接觀眾參訪而生,因此需邀請專人評估相關安全措施,並進行必要性的整修工程;平時的場地維護更不容忽視。

  

  

  獨自在咖啡店,迅速閱讀網路上所能找到的相關法文資料,數小時過去了,才整理出這麼一丁點東西。

  頭昏腦脹,已經。

  

  待去了卡薩布蘭加,在Casamémoire組織,甚至在明年國際雙年展籌備期間,我將負責什麼樣的工作呢?

  打雜吧,我想。

  畢竟,一個義無反顧將十年生命全用來跳舞的人,到了卡薩布蘭加舊式屠宰場改建的現代藝文展示中心,除了低頭虛心學習,又還能幹啥呢?

  

  資料愈是閱讀著,對Casamémoire這個組織的好奇與敬意愈深。

  是什麼樣的眼光與膽識,可以在廢棄的舊式屠宰場裡,看見現代藝文展示中心的雛形?

  又是什麼樣的專業知識、過人膽識與果決行動力,才能在資本主義團團圍繞的後現代社會裡,將這夢想落實於人間?

  這兩天,我愈來愈驚異,這世間怎麼會有一個非營利性的文化組織,就為了保存廿世紀的建築遺產?

  過往認知中,論及文化古蹟保存,該建築物好歹也是百年以上資歷!更何況在文化悠遠的北非,亦不乏千年古城、珍稀文化寶物與面臨文化滅絕的原住民藝術呀!

  若我並未誤解,國際化、現代化與廿世紀各式風格建築並俱,這似乎是卡薩布蘭加的獨到特色,也因此在Casamémoire本身創建緣起以及將屠宰場改建為藝文展示中心的行動中,「都市文化」成了常見且主要的訴求。

  意即或許當Casamémoire思索關乎卡薩布蘭加的文化保存行動時,該組織真實客觀地看見卡薩布蘭加之為現代都市與其歷史特色,並專注地將行動重點置放於此,而非制式迂腐,試圖「政治正確」地努力尋找古老遺跡,以做文化保存?

  當然,以上只是個人推測,詳情需待到了當地才有機會做更進一步的認識。

  而我也只是無聊地想著,人有無可能愛著一個城市最真實的樣貌,並付諸行動地維護心中所見的城市美好?亦或,人多半仍是試圖在各角落尋找符合心中所愛的城市意象,至於那「不符合標準」的種種,要不全盤否定,要不乾脆視而不見?

  

  讓我有些詫異的,同樣在於屠宰場將自己定位為「現代」藝文展演中心,相關報導中,不時可見「前衛」與「後現代」等字眼。

  有趣的是,那些個之於摩洛哥藝術家乃屬「前衛」或「後現代」等元素,之於後現代藝術發源地的歐洲而言,或許早已「過氣」」、「老調」甚至「落後」了呢,反倒對「異國情調」、「原住民文化」與「東方風情」正感興趣!

  能這樣說嗎?

  第三世界被殖民者從來不曾成功地全然掙脫殖民母國的文化霸權宰制,在追求所謂的「現代化」,發展自己的「現代藝術」時,仍不自覺地朝著歐洲詮釋與文化發展下的模式靠攏,依舊隨順全球化潮流而行。

  

  而我自己呢?

  我這早自人類學領域叛逃,不學無術的傢伙,任性地將整整十年生命用來只為舞活,到頭來,終究放下一切,卻依舊不自覺在中東與北非傳統曲調裡尋找跨越時空的古老跫音與不曾止息的呼吸,心裡明明偏愛悠揚亙古的古調吟唱,卻即將前往以年輕人為主要訴求的現代藝文展示中心,待我人到了那兒,又將發現與活出什麼呢?

  真是難以想像的未來光景哪……。

  

  累了,其實。

  仍決意一股作氣將相關資料整理完。

  

  另外讓我感興趣的,是在Casamémoire公布的資料中,明白提及舊式屠宰場相關運作與社區的關係。

  Casamémoire將舊式屠宰場沿革放入卡薩布蘭加都市發展史中來理解。

  

  舊式屠宰場的沿革實與城市東區的發展密不可分。

  打從十九世紀初開始,卡薩布蘭加便於混亂狀態中發展,迎接大批貿易商、各種出身的外來移民、身無分文者與冒險家等,以致人口暴增,1907年約有兩萬名居民,到了1920 年,已增至十萬,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國人。當時城西較屬於住宅區,相對地,城東則為勞工與工坊集中區,住了為數頗多的義大利裔移民,三零年代甚至蓋了義大利學校。面對逐日增高的需求,建設業蓬勃發展。

  隨著都市普遍性發展與城東日形興盛的工業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摩洛哥人入住卡薩布蘭加貧民區,尤其集中於城東最大的貧民窟,les Carrieres Centrales。

  因著城東鄰近港口與岩性地質,Henri Prost於1915年至1917年擬定的發展計畫確立了此區的工業用途。三零年代,在工業家希望工人能住在工廠附近的要求下,摩洛哥人才得以住在城東區內,卻禁止歐洲人住在此區,因為空氣不夠乾淨,此規定在當時引起不小爭議。此亦為早期勞工城區的發展開端。

  卡薩布蘭加被期許為經濟都市,港口與二零年代的大車站皆是在此期許下而興建,也讓城東區域得以與摩洛哥其他地區連結。

  

  由此資訊來判斷,屠宰場應位於社區居民社經條件相對低落的區域,在此舉辦各式藝文活動,除了希望活化此廢棄空間,讓摩洛哥年輕藝術家得以嶄露頭角,提供社區居民參與藝術欣賞活動的機會,甚至提升社區生活品質、活絡社區生命力。

  而我倒希望自己到了那兒,能更深入觀察社區特色是否在一定層面上,以什麼樣的方式影響著屠宰場藝文中心的發展?又給予什麼樣的特色?社區居民如何看待這個屠宰場的轉變?參與度如何?除了廣開大門,屠宰場與社區之間,是否還能建立更緊密和諧的關係?而隨著屠宰場逐漸轉化為愈來愈成功的藝文展演中心,對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又是否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尤有甚之,面對屠宰場的規劃,當地居民是否也有人抱持與Casamémoire不同的意見與聲音,寧願屠宰場朝著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方向去發展?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即將出發。

  

  夜深了,接連數小時的閱讀、法翻中、書寫與思考,我真的累了。

  但,靈魂喜孜孜正在興頭上呀!

  肉體只好艱苦地尾隨而來。

  我常想,自己即便稱不上強迫症,偏執肯定是有的。

  一旦對某議題感興趣,便欲罷不能地沉迷於其中呀!

  

  同樣是在Casamémoire公布的資料中,提及屠宰場主要建物的建築美學特色。

  1922年,屠宰場設立時,在公共衛生的設備與規模可謂首屈一指,地點鄰近Casa-voyageur車站,在當時相當靠近城郊。整體規劃水準堪達現代化都市的高度:冷藏空間、鍋爐、水處理設備與各種不同活動分區處理的概念。

  到了五零年代,為了回應與日俱增的需求及日漸提高的衛生標準,屠宰場進行擴建與整頓工程。

  然而,約於同時期興建的Casa-voyageur車站主要建物,其建築風格與屠宰場截然不同。

  就當時公共建築的風格而言,Casa-voyageur車站相對古典,建築物巨大正面上,設有鐘樓,此與廿世紀初許多法屬殖民地的車站相同。另外例如比Casa-voyageur車站略早興建的la Grande Poste,使用了善於將建築原理的要素與傳統型式融合在符合現代功能的新摩爾風,同樣呈現那年代的公共建築特色。

  戰後,人們不再談論新藝術(l’Art Nouveau),新古典、新摩爾與折衷主義爭奇鬥豔地展現改變、現代性與新穎性,而屠宰場的建立乃是在這樣的語境下誕生。

  屠宰場裡包含數個建物:行政、住屋、馬廄、焚燒爐、肉店與工作室。佔地雖廣,卻擁有共同建築特色:垂直的門窗洞、混凝土砌成的石欄、裝飾邊緣的女兒牆、外觀對稱以及陶瓷的使用等等,再再顯示新摩爾建築風。

  此外,線條流暢的外觀,裝飾性的幾何圖案,玫瑰花樣的石牆,陶瓷色調與圖案的選擇等等,無一不引起當時建築圈的激烈討論,且此建築在當時尚屬未知風格,但讓人聯想到爾後在卡薩布蘭加相當受歡迎的「裝飾藝術」(l’Art-Deco)。

  然而將屠宰場建築風格冠以「裝飾藝術」四字的做法並不恰當,因當時裝飾藝術尚未出現(直到1925年裝飾藝術國際展在巴黎舉辦,「裝飾藝術」(l’Art-Deco)這名稱才正式出現)。

  即便如此,不可否認的是,一次大戰後,建築風格轉變的時代背景下,屠宰場的建築特色呈現了卡薩布蘭加的現代性總是前衛的。

  

  夜深了,即便身心俱疲,仍津津有味地讀著相關資料,用功地做起中文摘要。

  

  感動中,帶點震驚。

  感動,因著Casamémoire之為非營利性文化組織,竟能以如此優雅細緻且充滿美感的方式,呈現屠宰場的建築特色,在字裡行間傳遞的訊息,竟讓自己有著閱讀藝術史的錯覺。

  在Casamémoire的介紹之下,屠宰場不再只是讓牲畜成為桌上珍餚的生靈殺戮場所,而是充滿了都市建築與地方發展的特殊歷史意涵。

  多少震驚著,因不斷在卡薩布蘭加發展軌跡中,看見來自法國這殖民母國無所不在的影響,包括在建築美學上的特色。

  

  閱讀。

  提問。

  思索。

  感受。

  整理。

  一步步轉化,為新的自己催生。

  準備遠行,開啟下階段的生之探險。

  

  短期內,不再為觀眾而舞,亦不再為舞台展現而創作。

  然而創作乃組成我這人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要一息尚存,便要讓每天生命成為一場創作。

  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也是我所選擇走過人間的姿態。

  

  迅速閱讀,粗糙約略整理,無力進行更精緻深刻的反芻省思,以上僅為個人筆記。

  

  坐了一整天,閱讀,打字,翻譯,思索。

  步步將自己轉化成一個再與舞無關之人。

  

  「累了一天,好想跳舞喔!」,身體這樣對靈魂說。

  

  於出發行囊裡,裝進第五根暗黑羽毛。

  

  

  

  

  

※ 本文關於卡薩布蘭加屠宰場資訊的相關參考資料:

  

Kenza Sefroui, « 5 hectares de culture à Casablanca »
  

Khaled Elraz, « Abattoirs de Casablanca : une friche fertile ! », 17/02/2010
  

David Cadasse, « Les abattoirs de Casablanca font peau neuve », 06/06/2002
  

Younes Diouri, « Anciens abattoirs de Casablanca », 10/04/2009
  

ABATTOIRS DE CASABLANCA -- Fabrique Culturelle, Présenté par CASAMEMOIRE
Association pour la sauvegarde du patrimoine architectural du 20ème siècle, Bilan d’activités, Avril - Mai - Juin 2009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游擊女孩看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1 意見:

  1. LIN Shenjing on 2010年10月21日 下午1:47:00 提到...

    感謝對於卡薩布蘭加屠宰場做這麼豐富精采的介紹。我去年秋天去過,真的是很迷人/謎人(可能還有點恐怖)的地方。
    游擊隊女孩有了這麼好的基地,可以大幹一場了!

總網頁瀏覽量

 

游擊女孩看世界.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