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會來倫敦?說說你的故事吧。」「啊,我的父母都是華僑,爸爸來自新加坡,媽媽也是在印度出身,長大,他們後來各自去到大陸,待我出生後不久又再移居到香港。...」 就這樣,我們跟每個作ONE TO ONE的組織者交換過彼此的故事,才發現到她/他大部份都是移民。當中有人為了要照顧家人、有為逃避戰亂或政治迫害、還有的就是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或更理想生活的生活空間。「這裡有的是多元交化。」這句說話是來自 倫敦公民(LC)其中一位法國籍組識者Sebastien,他說自己就是為了這片多元文化才移居倫敦。移民選擇離鄉別井,為要尋求生活改變,尋找更好的生活空間,但實際上有多少人能如願?
同樣在尋找改變,也對倫敦及LC的社區組織工作充滿好奇,這把我和文瑾帶到倫敦來。不過,在這之前要過英國海關的一關,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困難,或許,也只有經歷這些關口,才能更明白體會移民。過去的三個月,從一接到浩然的通知起,我們便各自開始申請工作簽證。本來,香港的特區護照便能免簽入境半年,但工作簽證不但要另外申請,還要花費高昂(每次港元一千六百元)及申請需時(每次最少三個星期),加上英國近年經濟不景,不斷在收緊移民政策,令簽證申請難上加難。
以我為題,在香港的英國簽證手續己外判至馬尼拉,領事館只管交收,對於任何查詢都無能為力。英國出入境部門有好幾個重要的網頁(下載申請資料及申請的唯一渠道)都掛了,打電話到英國的辦事處,查詢服務亦已外判,並且對我的問題愛莫能助。英國的移民政策年年都改,今年更改了兩次,前人的經驗都變得不適用。因為資料不清淅,又無人可問,結果我的申請被一次又一次的拒絕。到了申請後期實在令人焦慮不安,應該在離港前要處理的各樣事情,也因為不確定能否起行而一拖再拖。最後,終於在申請第三次時才能順利過關。替我辦機票的旅行社說,這年便有大量學生是因簽證被拒未能趕及開學的學生要更改機票(辦學生簽證兩年前免費,現在需要花費二千多港元)。後來才知道去年獲浩然支助前往LC工作的JOY和DANIEL也曾申請三次才能過關,看來這不單純是個人問題。別忘了,我們是只會待一年的移工,其他的情況恐怕更不用說了。
本以為離開了英國的機場,我便己順利過關,但關員卻提醒我要去報道。因為若要在英國居留,又是海關所指定的國家及地區,你還要在到步7天內到中央警署報屬下的訪客紀錄中心報到,登記辦理暫時身份證明。香港因為曾是英國殖地,本來不受影響。但近年,香港和澳門的居民被歸作中國公民,都需要辦這報到手續。為我辦證的警察也提到這種改變,說也不曉的為什麼會這樣改,總之要工作更多就是了。 除此之外,在我居留的一年當中,若我搬遷住址,還需要盡快到鄰近警局再行報到,以便給警察作紀錄。我有點好奇,英國政府怎麼那麼迫切地需要了解訪客的行踪,還是為了每人需要額外再付的34磅?
在倫敦的異鄉人
英國經過多年的經濟不景氣,加上今年新任首相推出的龐大削減公資的計劃,實在是雪上加霜,難怪引起各樣的工潮及示威。今年10月,英國首相卡麥隆公布未來四年將撙節預算八百三十億英鎊,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苛的財政緊縮計畫,將有近五十萬公共部門人員會因此失,同時也有多項社會福利措施將縮削減或取消(1)。一位英國生活三十多年,從事慈善團體工作的朋友B提到,其實政府早己把多項公共服務外判,現在要地區政府每年再判減4成的開支,其實是在向接受政府資助的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開刀。我現在的業主是位來自非洲的年輕女士,她在七年前隨家人移居英國,本身的政府資助工作便因這次削資而被大減工時,連唯一的房間也需要出租來幫補家計,自己只得長期做“廳長”了。
倫敦的生活指數之高是世界聞名,以有限的資金要在這裡安頓落腳並不容易,我和文瑾是找了兩個多星期,搬過五次才找到現在各自的住處。有好幾次我和文瑾都是被太被禮待,感到歉意才遷離。其中一位C先生便是連自己的新居的新床都讓給我們睡,而自己和太太卻是分睡在兩個房間的地板上。我們也是因此看見一些華工的生活空間,多是佔一張床位,再加上半個衣櫃,因為空間不夠,所以隨處都會看見衣物。為了保持室溫,窗戶及門都緊閉,室內充塞著各種漿料混著香煙的味道,情況有點像香港的“籠屋”。不過再想一下,籠民因為有著自己床位上的鐵籠,實是比華工更能保護自己的私隱。C先生來了6,7年剛剛才獲得正式身份,所以很能從過來人的角度去理解華工,他把空間盡量出租給單身的華工,因為他們比一般有家庭的更難找到住處。他提到華工,包括他自己,都是來自中國內地,在唐人街或華人公司從事廚師,裝修等工作。多是無證,在此偷偷工作,一方面想存錢還給蛇頭,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存點錢寄回鄉,或計劃未來,因為無證,他們的生活沒有什麼保障。不只是擔驚受怕,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都因為不能辦銀行戶口而隨時不翼而飛。遇上無良的僱主,更可能在月底發薪前便被捕及遣返原地,以後便不可能再踏足英國。LC “陌生人成為公民”運動便是組織現有的無證者,向當局要求修改法例,讓現有無證者可以區留4年為限,若行為良好,無任何犯罪紀錄者便可獲得申請合法居留。
LC華人組織Team Leader Nikki便說在唐人街或中國餐館工作的華工,由於語言不通,工作時間長, 加上都在還蛇頭的債,很多時候都是別無選擇,流連在華人開的大小賭場,可以跟其他人說說話,也希望可以中一筆橫財去還蛇頭一點利息,沒想到卻會因此間接帶動了英國的博彩業發展。Nikki又提到英國華人地區以前的賭場多是地下的,後來英國政府見有利可圖,便實行大規模的取締,並發出大量合法經營賭場的版照,從而賺取稅收。現在是賭場供過於求,連賭場的老闆都有微言,指生意都不夠分了,可以想像社區的生活也會受影響。Nikki 在過去幾個月,便聯合了些華人教會及地區團體去要求政府停止發賭場版照的運動。
從過去的歷史讓我們知道,世界人口一直因著不同的原因在流動遷移。不過,現代國家設定的種種限線和法規,己經令移民難以按自已的意願遷移,包括是很多人夢未以求的英國。但如果那裡有壓迫,那裡便有力量的話,華人社群亦會是其中一鼓改變現有制度的力量。LC的新口號是“Unlocking the power of civil society” , 如何可以啟動華人社群的能動力量(2),以集合更多的社群去改變現有不公義制度,便是我們在LC未來一年要參與思考、工作的大方向。
備註:(1)資料來源: “英「最血腥」撙節計畫 50萬人失業”(中國時報,2010年10月21日)
(2)能動力量(Able to act) :LC社區組織對“Power”一詞的理解。





1 意見:
此篇文章是Juan代貼,若有問題,請再告訴我‧麻煩;p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