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台灣:最新公告

Welcome to the 2010 Guerilla Girls Blog! We are the Guerilla Girls! We are 13 Hao Ran Foundation volunteers (all females!) and we will soon get to deploy our w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work with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as a way to reinforce soci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We wish to open communication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Read More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重新找回食物的美味


2011年1月28-30日在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有個由Food For Change所主辦的”食物電影節”(Food Film Festival)。雖然我在電影節期間,因故沒辦法前去觀賞,不過由於食品公司(FOOD, Inc.)在米之神基金會的訓練課程中也曾播放過,因此想藉這部片討論飲食文化。

淺談FOOD Inc,此片
FOOD, Inc.這部紀錄片,找來了兩本暢銷好書的作者來當記錄片的主角,他們分別是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的作者Eric Schlosser以及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的作者Michael Pollan。經由兩位作者帶領觀眾探討美國食品工業。片子一開始提到消費者一進到美國一般超市,有近4700種的商品,超市裡擁有各式各樣的食品、還有琳琅滿目的標籤,消費者以為我們在選擇商品,但實際上以肉品公司為例,這麼多的廠商實際上都是三、四家大廠所操控。

從速食業如何竄起,如:麥當勞。由於麥當勞將製作速食的流程簡單化,訓練員工每個人只需要做一個單一動作,就可以快速地生產漢堡,也由於這樣的工作內容簡單,所以只需以低廉的工作支付勞工。而今,麥當勞快速地成長,讓它成為牛肉、馬鈴薯、豬肉、甚至是蘋果都是前幾名的採購商。

接著,探討有關我們的肉是怎麼來的。他們詢問很多雞農想進行採訪,但由於食品工業不希望雞農們和外界談論有關飼養雞的事情,直到後來有位良心未泯的雞農願意受訪。她提到,她覺得這樣對待雞方式是不對的,因此她也希望能夠讓外界了解。她的雞舍和其他人的雞舍不同,還維持了傳統的方式,讓雞生長在擁有窗戶的雞舍,而非讓其中一群雞生長在暗無天日的雞舍裡。然而注射了生長激素可以迅速成長的雞,過去要花70天才能長大,現在只需要48天就夠了,這些長得很快的雞,因為骨骼跟不上成長的速度,也就是說身體承受不住快速成長的肌肉,所以大部分的雞只要走幾步就跌倒了。

雞的飼料裡還混合了抗生素,雞食用後會傳給人。雞農說,他現在已經對任何抗生素都有抵抗力了,這表示他的身體也具有抗藥性,以後則可能瀕臨無藥可醫的地步。除了身體,雞農的生活也陷入困境。政府鼓勵食品工業中的大型企業,因此肉品公司有補貼。而大量生產更可以降低成本,這些肉品公司勢力強大,導致農夫不得不與他們簽約,進行這種不人道的飼養方式,養出一隻隻胸肌肥大、卻有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的雞。同時,由於肉品公司不斷要求更新設備,所以農夫得不停地向銀行貸款,債務讓這些雞農根本就脫不了身;這種狀況也導致窮人買不起超級市場裡有機或自然飼養的肉品,因為這些「加工」的肉品價格比較低廉,而速食也是,窮人若要以購買漢堡相同的金額去市場買菜的話,根本吃不飽。

Eric Schlosser說,食品公司相較於以往,至今是有史以來最大、最有力量的。它不僅改變了飼養雞的方式,也改變了農夫的生活,雞農如今已無法控制他們所飼養的雞。

由於玉米的廉價,導致它成為雞、豬、牛、甚至是魚的飼料,然而這些動物原本都不是吃玉米的,所以這些動物開始生病,而動物生病產生了很多病菌,這些病菌也會讓人生病或致死,因此食品公司便開始使用阿摩尼亞殺死漢堡肉上的沙門桿菌。

片中以一個7歲小男孩案子,來談食品安全。這位男孩因為吃了含沙門桿菌的牛肉漢堡後,住進醫院,16天後死亡。這男孩的母親無法置信,她的孩子只是因為吃漢堡而死亡,她開始研究食品工業相關的法律,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她與她的母親也展開了一場與食品公司的長期訴訟,然而7年過去了,食品公司仍不願意道歉(至2008年為止)。

片中也採訪了一位自行經營農場,以自然畜牧方式養雞、豬、牛的農夫說:「我覺得一個文明社會若將一頭豬看成一堆沒有生命的肉,一堆可以讓人類毫無顧忌地把各種所謂創新的想法加諸其上的肉,那這個社會對自身內部的人民和其他共存的文明,也會採取相同的態度,那就是『不敬』,和妄圖控制一切的態度。」


他是一位自許要製作全世界最好吃肉食的肉農&生產者


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食品公司的巨大:利潤日益倍增,而美國政府也在追求利潤的前提下給予食品公司很大的保護傘;以及食品公司的畸形:他們以不仁道、以及有違常理的方式下飼養各式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只要讓牠變成消費者眼中的食物即可!最後的字幕告訴觀眾:盡可能吃當季、當地、小農生產的食物,也提到了:你可以從每一口開始,改變這個世界。(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with every bite.)

的確,我相信每個看完影片的人都有同感:原來現代食物生產的方式已經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但是,然後呢?

當我們離開電影院/螢幕,重返自己的生活,常常的情況是,每天三餐都得吃外食,因為工作時間長,沒時間自己煮飯,那我們可以做甚麼?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消失了
Food, Inc裏頭所提到的「食品工業不希望你知道各種食物背後的真相,因為一旦了解,你也許就再也不想吃了。」

回想你有多久沒有去傳統市場了?相信住在台灣的小孩都曾經有過這樣的記憶,就是小時候跟著媽媽去市場買菜,買菜的路線通常都很固定,因為媽媽只會和他認識的菜販、肉販購買,你問他為何要和這家買,他會告訴你,因為這攤的肉是黑豬肉比較好吃,或者是這個菜販是誰誰誰的親戚…傳統市場裏頭,即使消費者會流動,但攤販通常是固定的,所以這些中間商/或生產者通常都是”賣信用”。因此,食品安全有一個保障,畢竟,哪個消費者吃了你賣的食物而不舒服或生病,那你的生意便有所損失,因此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還有層關係。

等到超級市場一出現,我們便不清楚生產者在哪裡,只認得是哪個牌子,但看完影片我們也知道,標籤也僅止於標籤,實際上沒有農場、也沒有牧場,有的只是工廠,甚至這麼多的標籤都屬於同一個公司。因此,當生產者可以像忍者一般的隱藏起來,那麼到底是死豬肉做成的肉鬆,還是用三聚氰胺作成的奶粉,只要沒出事消費者便無從得知。這也是為什麼食品安全事件會層出不窮,因為生產者眼中沒有消費者,只有銷售數字,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斷裂也使得他們為消費者把關的那份責任蕩然無存。

只是要重返飲食文化的傳統
這次恰巧有機會詢問一位Bio Thai(註一)的工作人員有關Food For Change,她提到Food for Change這個計畫從2009年1月開始進行,當初推動主要是希望訴諸於消費者力量,不斷地向消費者丟問題:「我們吃的食物到底是從怎麼生產出來?」、「甚麼是好的食物?」讓消費者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也讓他們了解,原來我在買東西時,是有權利去了解這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以及好的食物,就是要新鮮、好吃。此計畫希望消費者開始重視吃好吃的食物之外,也開始關心社會正義,比如:食物製造過程是否是人道的等等。

我們還聊到,泰國的食物都很好吃,她說,她身邊幾乎沒有一個人說泰國的食物不好吃,這個我很認同。然而這幾年來,她提到,「曼谷出現越來越多難吃的餐廳和食物。」就如同她所說的,這個計劃其中一個目的,只是喚回現代人重新吃傳統的泰國食物而已。

的確,想想在我小的時候,當超市還很少的時候,每次過節所吃的食物多有特色!元宵節可以買得到店家用手搓的紅色、白色的小湯圓;中秋節媽媽買的月餅是特別去某一家餅店,因為那家的月餅特別好吃;端午節就更不用說了,每家媽媽包的粽子就是一種特色,大家互相送來送去,隨便都可以吃到三種以上不同口味。不像現在,我已經不記得在哪次元宵節時吃過媽媽從超市買回來的湯圓了;中秋節的禮盒我也不記得哪一家的好吃,因為都一樣的制式化;至於端午節,現在大家都去便利商店買,只吃過一次便拒絕再吃。每次都是等媽媽那一年她包粽子了,我才有想吃粽子的慾望。難怪,現在過節的氣氛很淡,因為在超市、各式各樣食品廣告不斷進駐我們的生活之後,看起來我們可以取得更多的食物,然而食物的美味,卻不見了。

寫到這裡,一股隱隱的悲哀便升起。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不停地忙碌著,因此沒時間煮飯、沒時間陪家人…台灣人的工作時間是排名世界第三,曾經有近兩年的時間,我是對著電腦解決兩餐的。記得,剛開始看到工作人員對著電腦吃飯的畫面,我心想:「他們瘋了嗎?」不久後,我也加入了那樣的行列,因為工作永遠都做不完,哪還有時間吃?

我相信,大家辛勤地工作是希望能換取更好的生活。但是,從食物、農業兩方面來看,我們以為西方的價值觀能夠帶來更好的生活,過了30年後,得到的又是甚麼?就如同現代人常說:「你是要把你賺來的錢交給醫生,還是要給農夫?」

我們是否可以停一停腳步,想一想甚麼樣的生活是我們要追求?就好好地,從重新感受口中食物的味道開始吧!


來泰國米之神基金會,最幸福的莫過於每餐幾乎吃得到有機米、新鮮的食物,圖中為我的室友所烹飪的食物

註1:Biothai Foundation,網址:http://www.biothai.net/。為泰國一NGO組織,組織主要的目的:
1.研究生物資源,農業,農民和糧食的權利。
2.促進和傳播知識的手段。 網絡關於糧食,農業資源,生物農民和社區的權利 廣大公眾。
3.建議和發展的公共政策,如:經濟發展,文化,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

※參考資料:1.Food For Change's Blog:http://www.food4change.in.th/
2."博斯普魯斯的月光"部落格: http://angelsmileoo.pixnet.net/blog/post/25649593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游擊女孩看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游擊女孩看世界.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