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台灣:最新公告

Welcome to the 2010 Guerilla Girls Blog! We are the Guerilla Girls! We are 13 Hao Ran Foundation volunteers (all females!) and we will soon get to deploy our w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work with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as a way to reinforce soci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We wish to open communication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Read More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Citizens的進階訓練—5 day training



二月的肯特郡,陰雨不斷。灰色的細雨霧氣長日覆蓋著街道、建築,淋不濕、乾不透,就只是沉甸甸的。我們在這裡,和四十個Citizens UK會員團體的領袖,一起接受長達六天的密集課程訓練,將「power」、「self-interest」、「action」以及最重要的「one to ones」等觀念用最縝密的方式鋪排推展。討論、分享、計畫、行動。在第二天晚上,甚至邀請了遠自澳洲、德國的organiser來分享他們在當地建立BBO(Broad Based Organisation)的經驗。這些緊密扣合理論、行動與分享的課程,是Citizens UK每年培力領袖的重頭戲,他們叫它「5 day Training」。

課程的內容大致上,以「2 day training」所講授的概念為基礎,包括市民社會拿到權力的重要性、如何作 one to ones 領袖特質的討論、如何進行Action,以及作為一個領導者,需要如何培力自己的機構、規劃下一步行動等等。

因為舉辦營隊的成本相當昂貴(一個人六百英鎊!),所以參加的學員幾乎都是機構的重要領袖,他們像是種子一樣的在這裡接受「社群組織」(community organising)的培訓,課程當中安排他們不斷與自己的機構經驗交叉比對,提出意見,進行反思,並提出行動規劃,將他們所學習到的觀念應用在自己的機構中。而Citizens UK也藉由培訓這些領袖,要求他們這六天之間要積極找其他學員進行「one to ones」的練習,無形中也建立了會員團體彼此之間的「關係」。藉由不斷的提供訓練課程,「2 day training」、「5 day training」,Citizens UK的會員團體會因為這些課程彼此熟悉,當關係緊密之後,不管是共同工作也好、資源交換也罷,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於Citizens UK來說,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能夠穩固會員對於Citizens UK的向心力了。

因為之前已經參加過「2 day training」,所以這一次參加時,雖然緊湊的課程下還是感到很疲憊,不過由於有一些經驗可以和觀念交叉比對,相對來說已經不像之前那麼衝擊。來到倫敦已經三個月了,這五天的課程也剛好提供一個機會,可以沈澱一些對於組織工作的討論與反思。

Citizens UK非常強調「關係」(Relationship)的建立,他們認為當人們因議題而聚集卻沒有建立關係時,議題結束人也就散了,而一個有建立關係的群體,卻永遠可以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這種以「人」為導向,要求串連起多元團體共同努力的市民社會理念,和台灣所熟悉的社會運動模式截然不同。就像之前談過的生活工資運動,當Citizens UK要推行生活工資運動時,重點當然是希望可以在倫敦落實生活工資,但是這個落實必須是建立在「市民」的參與上。在台灣,或者是許多國家,有許多激進的觀念與想法經常是透過「倡議組織」藉由立法或者是議題遊說的方式推動制度性變革。這樣的作法好處是可以直接和政府進行非常深入、精密的討論與施壓,甚至有些團體可以成為非常強而有力的「第三部門」影響政策。而在施壓(抗議活動與倡議)的過程中,議題的辯論也推動了社會文化與觀念的轉變。不過因為特定議題的複雜性,在大部分的情況中,因為專業(或非專業)知識背景的限制,一般的市民很難有機會或時間參與深入的討論(甚至連理解議題都有困難),因此很容易感到疏離、漠不關心,也經常被當作是「需要被教育」的、「被動」的、「保守」的社會大眾。

Citizens UK認為構成我們政治(權力)場域的有三個部門,國家、市場與市民社會。而要能夠有權力,就必須要有「有組織的人」(organised people)和「有組織的錢」(organised money)。國家和市場就是能夠充分組織「人」與「錢」而得以統治、影響、彼此協商。而市民社會因為缺乏組織,所以總是最疲弱的那一方,無法與之對抗。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多元背景(信仰、文化、種族)的市民群體,稱之為「Broad- based organisation」,將不同的團體組織起來,為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而要將不同的團體組織起來,就要靠「關係」的建立了。

一開始,我有點質疑這樣的方式有可能會為了顧及「大眾」而犧牲掉「少數」,為了爭取所有團體都能夠認同,而忽略那些處於社會極度邊緣,但是道德上極具爭議的團體。三個月下來,我發現這樣的猜測並沒有錯,只是並不全面。事實上,透過Citizens UK的組織方式,他所掀起的議題幾乎都是全球化狀態下各個國家最核心的關鍵議題,工資、移民、治安、房屋、健康等等的基本需求,而每一個議題中,Citizens UK都積極的接觸那些最具底層的群體。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他成功的讓一般市民感同身受,並願意投身參與,為那些他不認識的人走上街頭。

Citizens UK也的確不處理道德上有爭議的議題。在以教會(基督教/天主教)與穆斯林佔了一半以上的情況下,也因為Citizens UK本身的出發點就是天主教社會訓導背景,所以他的確「不積極」面對那些衝擊宗教觀念的問題。例如不積極尋找同志團體加入,或者是雖然特別重視女性在社群參與的表現、積極尋找女性作為領袖,但是也不會把性別作為「議題」來設定。

他不反對,只是「不積極」。

但是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這就是Broad Based Organisation的特性,那我們也不需要要求他一定要辦到議題團體能夠辦的事情。沒有任何一種組織模式需要包山包海,他有議題組織沒有的優點,也有達不到的地方。在市民社會相對疲弱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強調參與與社群活動確實是一種更具有民主意義的意見表達方式。否則把所有對抗國家機器與市場的重責大任都放在議題團體的身上,議題團體同時又要教育社會大眾、帶領觀念往前衝,這樣的責任也是沈重得很荒謬。

Broad Based Organisation的觀念在美國總統Obama上台後,更為受到各界注意(Obama曾經是美國Industrial Area FundationOrganiser,他也將相關的概念與用語應用到他的選舉理念與策略中 )。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也借用這個觀念提出「大社會」(Big Society)的理念。

我們在這裡,可以充分感受到Citizens UK對於社群組織的自信,但也同時對於理論與實務兼具(這意味著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很多reading)、關係與分析並存(也就是說你要作完權力分析之後再笑嘻嘻地去和你的目標對象吃飯)的工作模式感到充滿挑戰與掙扎。挑戰當然是因為工作的困難與複雜,而掙扎則是因為我無法免強自己「為了社交而社交」,我必須重複的不斷練習拿捏人際間的分寸界線。某種程度上來說,作為organiser,永遠要在不同的人群中折衝自己的權力位階,不卑不亢是一種人際關係中的藝術表演,太多了要放,太少了要強硬地收回,我們要跟最傲慢的leader見面工作,也要能夠讓最羞怯的參與者願意走上舞台。這對目前的我來說還是很難收放自如。

5day training裡,因為已經有了一些經驗,所以這一次那些觀念討論起來已經不再那麼陌生,但更是因為已經有了一些經驗,所以重新撞擊這些詞彙與理念時,我不斷的把他套用在每一張我認識的臉孔,每一段我曾經有過的談話中。這一個月來,我在南倫敦進行了一個月的listening exercise,和當地的華人社群、越南社群談話、瞭解狀況,試圖深入當地的脈絡。很幸運的,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認識許多真心為社群付出的人。但也因為如此,更感到壓力沈重,覺得自己應該做的更多,卻沒有具體步驟。理論與實務、理想與現實,不斷的交叉來回擺蕩,我在綠草如茵、陰雨不斷的肯特群,望向窗外,總是看見一片霧氣迷茫。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游擊女孩看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游擊女孩看世界.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