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小啄‧木鳥
人間最美三月天?!
三月的北京,氣溫回暖,人們在衣物穿著上並沒有隨之減少。十五日,市政府正式停止供暖,由於早晚溫差大,稍不留神還是容易受寒,昨天活動室裡有多位建築工師傅和我的咳嗽聲此起彼落,我的嗓子疼到變成另種美聲。每天在北五環穿梭的人們,好幾天得經歷大風捲起多處施工現場沙塵的灰濛濛,讓人覺得壓抑難受。沒有等到殷殷期盼的人間最美三月天,心情失落不已。
圖說:不像春天的春天裡,小芽終於靜悄悄地冒出來。攝影/小卓
對搶鹽風波的一點省思
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9.0級強震及海嘯造成的巨大災難,以及核電站輻射外洩所引起的後續影響,不單在日本境內,更在各國間蔓延開來。中國各地也在震後數天出現非理性的搶鹽風潮,儘管沒有走進超市裡讓自己身歷其境,體會這股社會搶購潮背後的巨大恐慌,但從好友春壇轉述得知原本一包兩元的食鹽已經漲到十元,其瘋狂程度可見一斑。更絕妙的是,衛生部等相關部門及多位核安全專家都表示此次日本的輻射是限於附近非常有限的海域,且鹽中所含碘對人體抗輻射沒有太大作用,過量服用還會有副作用,但這些具有科學根據的理性喊話完全失靈。類似這次搶鹽風波事件型塑的社會極度不安氛圍,並非中國首例,而臺灣也出現過類似經驗,就像數年前臺灣民眾也是SARS期間爭先恐後地囤積口罩,一部份人是為了從中牟利,但絕大多數人是在人云亦云的氛圍下,盲目地隨波逐流。任何未經查證的謠言都可能是壓垮社會信任基礎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到底是反映了什麼?人們為什麼會對政府、媒體及專家沒有信心?政府因應社會危機的能力過弱?人們總是缺乏理性判斷及闢搖的能耐?現存的社會信任關係是如履薄冰?
非營利的社會團體或帶有社會運動色彩的團體在參與重建及鞏固社會關係的工作中,該扮演什麼樣的積極角色?我覺得也是值得深思探究的。若單純靠倡議或單純靠教育或單純靠慈善補助,都是不夠的。唯有同時進行民眾”教育與組織”工作,透過教育幫助人民結合感性及理性認識後再進行社會分析,透過組織工作來重新連結個體與個體,建立彼此信任互助關係。如此一來,才有辦法帶出人民的”公共性”及”社會性”,將社會恐慌事件轉化為發展契機,不斷透過類似搶鹽事件的操練,總結經驗,強化鞏固社會信任的基礎。
學習與實踐並重
滋根辦公室主任于魯平總結他自身數年的社會實踐經驗,得出了十六字箴言:「認識自己,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她也理解到教育別人之前,必須要先對自我進行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她協調安排在每週二的工作例會中邀請到董敘霖老師(人稱小董,是美國滋根基金會發起人之一,曾於聯合國服務)進行”轉基因”議題的學習討論會。我十分欣賞小董開放地帶領這場提問式、啟發式的討論會,引領著大家以探究的態度去認識轉基因的課題,對於過去沒有太多機會接觸的同事們來說,大家都願意繼續保持對此課題的關注。
小董及反轉基因立場的朋友們共同草擬一份『我們關於轉基因水稻、玉米商業化種植問題的意見書』,指出中國農業部在2009年8月發放了兩個轉基因稻米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系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中國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開放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國家!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中外媒體的關注,並在中國國內的報刊和網路上引爆了一場公開而激烈的爭議。 關於反轉基因的理由闡述,可連結到www.cw21.org/stopgmrice/ 詳閱。據小董表示,台灣在這方面的關注及討論還是挺缺乏的。
除了轉基因的討論外,針對我負責的衛生項目也在這個月舉辦了一次學習討論會,活動室工作人員與數位志願者各自從觀察老家及北京的衛生醫療現狀切入,不約而同地談到現今醫療環境太過商業化,看病就診及藥物購買的價格皆十分昂貴,甚或醫病關係不對等所衍生的醫療糾紛等等,並進一步探究醫療產業背後的社會政經問題。緊接著,我們還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遺傳發展研究所的王朝暉老師、哈佛大學醫學院高年級學生曾建(為滋根新任理事代表翁盈盈的兒子)來到活動室與建築工師傅們在「春苗」電影放映前進行交流,內容包括現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支付情況、中醫已不如以前普及、農村衛生室多為個體行醫、常見疾病為腸胃道問題等等。針砭時弊的「春苗」電影是一部講述20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農村缺醫少藥的醫療窘境下,批判醫療衛生的高菁英路線,修正其為少數人服務的不良傾向,赤腳女醫生春苗克服種種阻饒並奮力地為貧下中農學習與服務的過程,令人敬佩與動容,引起建築工師傅們的共鳴。圖說:電影放映前,中國科學院王朝暉老師(左一)和哈佛醫學院高年級生曾建(左後二)及經貿大學二年級生趙舒婷(左後三)正在和師傅們交流。攝影/小卓
圖說:師傅們陸續參與到放映前的交流討論中。攝影/小卓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