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台灣:最新公告

Welcome to the 2010 Guerilla Girls Blog! We are the Guerilla Girls! We are 13 Hao Ran Foundation volunteers (all females!) and we will soon get to deploy our w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 work with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s as a way to reinforce soci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We wish to open communication and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Read More

將文章轉換為簡體 動態調整字體大小 原字體 放大 再放大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在沙漠樂音的後方……


  四個月了,來到摩洛哥四個月,終於做出讓自己滿意且是先前不曾實踐的作品!


  「創新」之於我,宛若水之於沙漠,區分死亡與生命、枯寂與豐沛。

  打從走進 FMAS 那天起,便苦思自己可在這兒做的事兒。

  面對摩洛哥,想做與可做的事那樣多!又該如何進行,才是最能呼應組織需求且是讓自身潛能得以發展的方向呢?!
  FMAS 對我很寬容,並未要求我非做組織期望我做的工作不可,也因著我唸的是人類學,先前從事藝術創作,組織甚至提議讓我朝「文化權」的方向發展,或許可以彼此琢磨出讓組織與志願工都能開心歡喜的新收穫。

  也因此,我日日認真賣命地在網上閱讀與進修,期望對摩洛哥文化能有更為深入全面的掌握,畢竟若我對摩洛哥文史僅知一二,卻高談摩洛哥文化權的捍衛,豈非荒謬?

  近乎毫無頭緒地,靠著堅持固執的性格,我在網路上搜尋靈感與題材,因著組織建議我朝「文化權」方向發展,也因我意識到摩洛哥各處辦理多種文化節,便決定朝這方向嘗試。因緣際會中,我發現了在摩洛哥南部沙漠的M’hamid El Ghizlane,每年辦理國際游牧文化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s Nomades),便決定自行擬定採訪計畫,獨自前往沙漠探索。


  

一、關於M’hamid El Ghizlane的國際游牧文化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s Nomades)

  

  2004 年,在當地人士 Noureddine Bougrab 大力倡議下,「游牧世界組織」(Association Nomades du Monde)於焉誕生,進行國際游牧民族藝術節的策劃,在多人齊心協力,排除資金與人力等各方面資源匱乏的難題後,終於在極為熱鬧且充滿活力的氛圍下,於2004 年四月順利舉行,並年年舉辦至今,邁入第八屆,今年主題為游牧兒童。

  

  M’hamid El Ghizlane作為摩洛哥南部極為偏遠地區,乃是通向撒哈拉沙漠的大門之一,長期以來,因地處偏僻且對外交通不便,逐漸為世人所遺忘。「游牧世界組織」希望藉由該藝術節的舉辦,讓世人重新看見M’hamid El Ghizlane與 Draa 地區之美,分享遊牧文化。

  藉由遊牧文化節的舉辦,期望能傳遞希望與和平的訊息,並將五大洲不同文明之間的距離拉近,並以詩歌、民俗團體演出、歌者等演出,建立專屬遊牧文化的交流對話空間,希望在摩洛哥南部建立兼具文化、社會與經濟意涵的國際展現並加以制度化。此外,並希望能讓世界遊牧民族的非物質性文化遺產獲得更大的重視,建立不同文明與宗教間的對話空間。發展讓當地居民生活條件得以提升的觀光業,同樣為此游牧文化節的目的之一,並期盼這樣的觀光業與經濟發展對當地來說,是一項永續經營。

  遊牧文化節主要在露天下舉行,以藝術為主要呈現元素,主題年年不同且是公民主動參與。

  四天活動中,參觀者可加入主題包括建築遺產、植物、動物、雕塑、環保、衛生、教育與農業等議題的圓桌會議與演講,藝術形式則包括手工藝品、繪畫、編織、詩歌、故事、歌曲、音樂、舞蹈、魔術與空中飛人等演出,並邀請摩洛哥與世界各地游牧民族歌手前來演唱,此外更有露天電影及各種工作坊。

  在展覽方面,展示主題包括摩洛哥特殊自然景觀、當地手工藝品、農產品與傳統藥用植物的展示,並舉辦騎駱駝賽跑(une course de dromadaires, appelée « ellaz »)與游牧民族沙地曲棍球(Hockey nomade sur sable)等活動。

  為了能讓外地人得以體驗沙漠游牧生活,同時舉辦沙漠生活體驗營,在當地導遊帶領下,夜宿星空,過上一段物資簡陋卻貼近大地的遊牧生活。

  
  (以上資料詳見該官方網站。) 

  

  

二、沙漠與綠洲間的田野調查過程

  

  辦公室裡,我的小老闆 Mohamed 恰巧出身 M’hamid,在他安排下,我得以暫住他家,並順利與當地居民接觸。他介紹了當地青年 Soufane 讓我認識,並由他協助我的採訪與拍攝過程,包括交通、翻譯並提供三餐等,而我則支付 Soufane 些許酬勞。

  

  到了當地,我迅速進入田野調查狀態,並實地觀察遊牧文化節的進行狀況。

  讓我意外的是,我發現這場看似聲勢浩大,每年辦得沸沸揚揚的國際游牧文化節,在實際運作時,竟如此荒腔走板,藉由與當地人訪談,甚至進而得知隱藏在背後的黑幕──薪資給付的問題。

  另個意外收穫則是得以較為深入地感知遊牧民族的文化特色與歷史,連年旱災逼使游牧民族不得不放棄傳統生活,而沙漠中的工業化垃圾,則隨著觀光客湧入,成為當地難解的問題。

  遊牧文化節的音樂活動相當精采,然而在家族聚會中流轉的傳統樂音同樣動人,也讓我有幸地得以用相機錄下實況,進而運用在後續作品裡。

  

  在這離撒哈拉沙漠最近的綠洲,年輕人失業問題相當嚴重,工資低得不可思議,觀光產業是當地居民極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當我這外國人獨自在當地活動,即便我一再解釋自己是來做研究調查與影音創作,在所有人眼裡,我不過就是個「觀光客」,而「觀光客」這三個字等同於「可供搾取的飽滿荷包」。

  一直到回來 Rabat,我才知,當我因疼惜 Soufane 的爸爸媽媽因苦於醫療費,延遲無法就醫,進而提議由他幫我策畫沙漠之旅,而他卻趁機坑我一筆。

  或許是生存壓力與難以尋獲的出路,讓人性往往困於晦暗貪婪處翻轉。

  然而當我爬上沙丘,一見廣袤無垠撒哈拉,溫柔靜默,淚水涔涔滑落。

  

  

三、田野調查與拍攝作品呈現

  

  回來 Rabat,熬夜數天,完成剪接與字幕。這三支影音作品裡,包含我多少用心與投入,早已無需言說。

  

作品一:摩洛哥 M'hamid 國際遊牧文化節



  這支短片主以呈現國際游牧文化節的音樂豐富度,以及不得不走入觀光業以謀生的游牧者,心裡對沙漠的思念。

  音樂晚會過程中,身邊圍繞著一大群伺機醉酒鬧事的年輕人,不斷搭訕,仍堅持獨自完成拍攝過程直到深夜兩點,從來只為追求作品的美好與完整性。

  

  

作品二:觀光與沙漠裡的垃圾



  在當地進行田野調查時,很快發現觀光產業所帶來的垃圾,如何成為沙漠難以承受之重,乃藉由與當地居民 Ibrahim Agouzal 的訪談,並實地進行拍攝,呈現此問題。

  結尾畫面是當地居民 Soufane 騎機車載我去看當地垃圾場,我坐在後座,一手拿相機拍下的。啊,我真的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拍攝呀!

  

  

作品三:沙漠,在那方



  撒哈拉沙漠因連年乾旱,逼使不少游牧民族只得放棄傳統生存方式,走入部落定居,或從事軍旅生涯,亦或踏入觀光產業。為能將發言權交予游牧民族來訴說自身生命故事,乃與遊牧耆老Mohamed Agouzal 進行訪談,以理解當地生活狀況。

  片頭是小孫子 Aissam,「Comi」是他幫我取的名字,後來被男孩們拿來歌唱。

  片尾影像為讓我第一次看見,便在沙丘上哭得無法自己的撒哈拉,搭配十四歲男孩 Ayoub 的 Amazighe 傳統歌謠清唱。

  
  天與海共舞藍色 Rabat 城,置身試圖捍衛第三世界人權旅途中,栽下第九棵棕櫚樹。

  

  

  

  

 

| 用RSS訂閱本站文章 | 《喜歡游擊女孩看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透過上面的社群網站按鈕(噗浪、Facebook及Twitter)將我們的文章成果與您的朋友分享,或使用Email轉寄;也歡迎你「張貼意見」留言(請盡量勿選擇匿名),或是給我們文章評價》

初次來訪請參閱工具列:關於我們

0 意見:

總網頁瀏覽量

 

游擊女孩看世界.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Maintained by Tzuche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