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Fuck這個世界,也給它Fuck回去。」咖啡店裡與我鄰座的大學生Hassan如此一語概括 他對聖戰組織的感想。賓拉登被擊斃的隔天,開羅街頭熱鬧如昔,咖啡店人來人往,嗅不出緊張或憤慨。世界上最受爭議的穆斯林死了,而那繼任者Ayman al-Zawahry曾是埃及的內科醫師,住在Maadi,直到90年代中才離開,如今此地已是開羅外國人的大本營。
作為曾經啓蒙賓拉登的Muslim Brotherhood,自革命以來,埃及社會的大小事皆不曾缺席發言,當天即譴責美軍此項幾近「暗殺行刺」的行動,認為應該要有公平的審判;同時也 再次不厭其煩、重複過去十年來無數次的聲明:「伊斯蘭不等於恐怖主義,賓拉登不能代表所有的穆斯林。」
國營的金字塔報 Al-Ahram突顯了美國人在紐約世貿大樓前歡慶的畫面,對美國人來說,象徵著正義道德最終的勝利,再多的競選承諾也比不上這除之而後快的一槍,歐巴馬現在成為一只鞏固國家安全的保證書,一干伊斯蘭大老只能氣憤的在後面追罵美國怎麼可以如此草率海葬、漠視伊斯蘭信仰,多少幫賓拉登「討一點公道」,阿拉伯的人權律師忍住憤怒,針對國際人權法大書特書;這個措手不及,算是美 國回敬當年雙子星瞬間崩塌、那難以撫平的痛。
觀光是埃及的經濟命脈,恐怖攻擊讓埃及人氣惱,不僅重創產業也傷及無辜,許多埃及人認為賓拉登的作法很有問題,但同時也相信他其實沒那麼十惡不赦;另一家國營報紙Al-Akhbar指出大多數埃及人認為美國在大街上歡慶很不妥,此畫面會刺激更多穆斯林;許多伊斯蘭教長責咎賓拉登的做法導致美國有藉口進入阿富 汗和伊拉克,但殺了他只會讓蓋達組織更殘暴。
回教遜尼派的學術殿堂Al-Azhar僅譴責美軍海葬的程序有違信仰價 值,原教旨主義(Salafi)則公開讚揚賓拉登是「昂首光榮」死去的烈士,認為他的鮮血不會白留。5月4日,就賓拉登被擊斃消息後兩天,Al- Azhar和蘇菲派的領袖們,在Hussein清真寺前舉行抗議,強烈抨擊原教旨主義沾污了伊斯蘭。蘇菲長老Mohamed Ibrahim說原教旨主義只想把伊斯蘭國家帶回以往教派紛爭的日子;Al-Azhar教授說原教旨主義應該和溫和的蘇菲派打上一仗;伊斯蘭研究學會的成 員Hassan Al-Shafay說原教旨主義根本不懂什麼是伊斯蘭。
然而,與原教旨主義親近的Hafez Salama教長,星期五在Al-Nour 清真寺還是高調的為賓拉登舉行了一個「為缺席者的祈禱」。這個伊斯蘭強硬派上個月在埃及中南部Qena發動遊行,他們以新任首長Mikhail為穆巴拉 克時期的餘黨為名,試圖癱瘓鐵路與公路交通。Mikhail是基督徒,抗議者的口號旗幟並非驅逐餘黨,而是「拒絕基督徒統治穆斯林」,最後總理 Essam Sharaf以延宕Mikhail職務三個月,暫時平息眾怒。人事任命演變成教派紛爭。1月25日青年聯盟( Coalition of the Jan. 25 Youth)不同意他們高舉宗教旗幟、破壞團結的做法。革命後,原教旨主義在埃及政壇的影響力日漸攀升,許多觀察家正密切注意他們未來在埃及政壇的角色。
談遠了。過去十年來,賓拉登以聖戰之名發動的恐怖攻擊,讓廣大的穆斯林有苦說難言。去年在歐洲一起演出的音樂家,拿著可蘭經向我傾訴,伊斯蘭教其實很 愛好和平的,不是像你們所想像的那樣,並且逐一耐心指證經文所及;我剛抵埃及不久,同事就反覆告訴我,他最好的朋友是基督徒,宗教在友誼之間完全不成問題,頗有事先打預防針的味道,然後又轉頭不經意的問我,你信什麼教?
賓拉登死在「阿拉伯之春」的當頭,是幸還是不幸?許多評論家迫不及待將蓋達與「阿拉伯之春」作對比,並以現成的突尼西亞、埃及為例,認為穆斯林的尊嚴不需用玉石俱焚的作法換取。
賓拉登死了,埃及人嘆了一口氣,畢竟禮拜時,他們朝往同一個方向;賓拉登真的死了,埃及人鬆了一口氣,這個穆斯林的超級緊箍咒終於得以緩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