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Report- 我們,他們;能不能都是我們?!
By
Huei-Jen Lin
前言
雨季綿綿在山村學校地面滂沱泥濘,一片泥灰色的季節,正逢考試,同時也宣告暑假即將來臨。間歇不停的大雨刷新山的顏色,新綠的清新注入忙碌的空氣裡,我們趕著項目進度與上半年的預算完結。這個純粹下雨的月度裡,存在壓力與解放。Donors
和志願者的項目參訪,以及民政部項目在石頭鄉新點的投放調查,插進七月原有的計劃,一如以往平靜的泥地裡濺起混濁的水花,我的心情往往隨著這幾次長時間的下鄉、外來人與村裡人的交流反應,萬分波動。
之一 不是讓你來這裡消費貧困的
今年七月初的滋根之旅辦在雲南,此次接待的對象是第一批由中國內地來看滋根項目的人。以往的滋根之旅多是接待滋根之友,意即長期捐贈、支持滋根組織與理念的人。透過對項目地的考察,使他們對他們所捐助的對象能更清楚瞭解,也更有機會為項目地帶來更多的資源與合作。這次,首批對象不是滋根之友,也不是海外人士,而是中國內地對滋根之旅活動安排感興趣的人來參加。主要目的是滋根北京總部推廣組為了擴大籌資對象,也讓中國內地的人更多地瞭解滋根的項目地情況,而重新定位滋根之旅。
一行人遠道河南而來,事實上當中兩位也是民間組織夥伴,在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做婦女工作的,其他則是她們的一個媳婦和兩個孫子:
一個小六男生,一個小二女生。
乘過顛簸路途,到達美樂村,一個大山深處裡因為交通不便、資源嚴重不足的學校,為我們項目投放最多的地方。然而當我們當地合作夥伴鄉中心領導開始介紹項目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參觀人士並不太熱衷我們的項目介紹。他們推搪說自己不懂學校項目,所以不需要介紹與參與太多,主要是想讓她那在城市裡上學的孫子感受一下農村學校人家學生過得什麼樣的生活。「不過,這裡看起來比我們那裏的農村還好嘛!看起來並不貧困啊!我的孫子還覺得這裡看起來比他們城市裡的學校好。我甚至還懷抱希望帶他來看看這邊農村學生的貧困生活,或許能改變他的想法,或許就此能改變他的一生呢!」這幾段話,摻雜這位老奶奶不時對孫子看雲南農村學校生活的無動於衷感到的焦慮與失望,斷續之間表露無遺。
看著她的孫子坐在美樂完小的廊柱下一邊拿著像ipad的東西在打著他的遊戲,彷彿對周遭一切表明無感,再想著這位老奶奶說的話,我心裡其實燃起一把莫名的團火:難道是讓你花錢來這邊看這個地方有多窮多落後的嗎?你想像的貧窮是什麼樣子呢?難道是孩子們光著腳丫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如果這所學校發展得比想像中的好,那麼不是更該值得慶祝我們在這邊投放的項目實施成效不錯嗎?究竟帶著什麼樣的居心僅是來比較一個地方有多貧困,讓自己的小孩來體會這個地方有多窮,而應該有所教訓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你看,他們以前連喝的水都沒有,一下大雨,水一濁,有水也喝不成。是滋根在這邊資助他們修建,他們才有穩定、乾淨的水喝。你多幸福啊從來沒想過喝不了水的問題吧!」孫子面無表情地看著奶奶,我心底猜想孫子只是不願回應這種比較來的教訓。
「不是讓你來這裡消費貧困的」我在心裡怒吼,可表面上卻平淡地跟老奶奶說,如果你要讓你的孫子真正感受農村學生生活的樣子,甚或生活的匱乏,你就直接讓他來這邊住上一兩個禮拜,和農村的學生一同生活、說話交流才有可能真的認識。你這樣只來看個幾個小時,
也沒讓孩子跟這邊的學生說到話,他(孫子)怎麼會有感覺?你只想讓農村學校外表的貧困來達到對小孩的教育意義,這難道不會成教育的反效果嗎?--農村學校不是來被可憐的,也不是來被當作反教材的,農村學校生活有它的價值,你自己是做農村婦女工作的,難道不明白這些?
之間,我們有許多話語爭辯,可多半婉轉,這是我在中國待久了的話語相處之道。好難以正面衝突的姿態來辯論,因為對方很容易變得不理性。可這樣的不直接的討論方式,有時讓人很憋氣。
或許農村的貧困跟你想象的貧困不一樣,我在心裡暗自嘀咕,也十分驚訝或許中國內地有更多的人是像她們這樣在想像貧困的。
之二
鄉村教師的困境:能出去一個是一個,在美樂
之三 An
inspiring case: 一個項目的高度,跟我們視野、思維的關係
(待續)
1 意見:
或許就是因為從農村苦了過來,才見不到它可貴吧
少數民族的文化落寞就竟是少了外人得欣賞還是自己人的支持呢?
對一些人是一花一世界一砂一天堂,對生活在砂與花的人們中可不見得是這麼一回事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