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之神基金會長期以來依靠英國樂施會、政府專案的經費運作。從2009年開始,由於歐洲面臨經濟危機導致樂施會捐助驟減,而政府原本打算扶助農業的預算也逐年下降,因此財務方面開始捉襟見肘。2010年的年底,KKF情況已嚴重到發不出員工薪水。自民國78年成立至今,已邁入第22個年頭的米之神基金會,目前若不轉型,另闢財源,實在很難繼續推廣有機農業的理想。
2011年年初,KKF創辦人Daycha曾邀請顧問公司至米之神諮詢,試圖找出KKF轉型的契機,顧問公司聽完KKF簡報之後,此團隊提供米之神基金會,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利用米之神基金會獨有的有機米研究成果、提供有收費的訓練、以及經營農場體驗式的Home stay。
因公益旅行結下的緣份
2010年8月,我到緬甸弄曼農場參與公益旅行。所謂公益,是指每位參與者必須繳美金100元給農場,好讓農場有經費可以自行營運,參與者也藉由實際參與香茅精油的製作過程來體驗農場生活,最後還可以得到一罐自己製作的精油。這趟公益旅行起始於褚士瑩,擔任緬甸弄曼農場的顧問已有8年之久,他和另一位NGO工作者張瓊齡共同希望藉由這樣的行動來支持農場發展。起初,瓊齡只是針對自己認識的人脈來招團,最初只是要組一團,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約莫有5、6團成行。行程結束後,大家經由聚餐進一步認識了其他團的朋友,而平時,這些參與過公益旅行的人都被加入Google的論壇,因此可隨時保持連繫,也藉由這個平台,大家可以繼續串聯、保持行動力。
一個月前,論壇當中有人提到希望來KKF參訪,原本我以為是暑假時才會成團,沒想到大家希望搭著泰國、緬甸新年來參加潑水節,並來米之神參觀,讓我有些吃驚!畢竟,在此之前,我在KKF的角色一直是個學習者,一個月之內是否可以真的幫這些人安排好行程,老實說還蠻戰戰兢兢的,不過有時候,就是要且戰且走,而且台灣的上班族也很難請假,三個人排除萬難要來,我當然不能說不,所以這些台灣朋友外加一位加拿大朋友就成了米之神第一個Home Stay的體驗者,也因為如此,辦公室主任邀請我一同加入Home Stay計畫的一員。
因認知不同而開啟溝通的機會
此次行程的安排方面,目前KKF負責Home Stay的同事認為他們是我的朋友,加上KKF對於Homestay也尚未有完整的規劃,所以行程方面都是由我規劃。原本,此次台灣團的團長(負責協助行程安排與行政事務)詢問我,Suphan Buri有沒有旅館可以住宿,我個人覺得KKF目前還沒有發展出像弄曼農場一樣的農事體驗模式,如果行程當中必須拉車來回住宿點,都會讓我覺得這就失去體驗:慢活的那個部分,來這裡就是要體驗一早被太陽叫醒的感覺、被鳥叫、雞鳴包圍。
所以,我在行程安排上,主要就以短時間內可以讓大家了解米之神的精隨、技術門檻較低的部分來進行安排。比如,菜園當中超過300種的蔬菜、花卉,是米之神做為種子銀行的基地,主要是讓大家了解,並有機會到菜園當中實際了解如何進行管理、紀錄。待行程和台灣團團員確認後,再和KKF討論安排的順序、以及這次Homestay的收費標準。
※米之神參訪行程
2011.4.21(四)
10:30-12:30 乘坐小巴士到米之神基金會
12:30-14:00 在基金會用中餐&擺放行李
14:30-17:00 創辦人Daycha 介紹米之神基金會
17:30-18:30 自己下廚:如何煮一頓泰式晚餐
18:30 晚餐時間
2011.4.22(五)
07:30-08:30 泰國人的早餐,不用上市場就可以自己做早餐
08:30-09:30 帶大家認識米之神基金會的周遭環境
10:00-12:00 讓我們一起去菜園,了解如何蒐集植物的種子
12:00-13:20 中餐時間
13:30-15:30 怎麼做天然肥料
16:00-17:00 彼此交流、互動時間
17:30 珍重再見
此次的Home Stay以每人住宿200、用餐600、體驗課程200,總共收費1000泰銖。因為行程改了好幾次,加上沒有在事前開會,所以有課程的費用其實沒算進去,我想未來這都可以設計成固定的價格,來Home Stay的體驗者可以選擇他希望體驗甚麼,然後依照不同需求來收費。在行前的前兩天,我和KKF辦公室主任表示,希望能夠印講義給來參與的團員,辦公室主任認為Home Stay應該是很放鬆的,所以她認為不需要像農夫訓練課程一般。而我的想法則是,如果這是一個讓米之神基金會傳播永續農業的機會,那何不提供更完善的資料,讓需要的人有需要時身邊就有資料呢?也因為彼此的認知不同,因此辦公室主任提到,關於Home Stay,之後KKF內部應該要舉辦一個動腦會議討論。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開啟我和KKF工作人員共同討論事情的起點,也可以讓我更了解每位工作人員的思考模式。
接團初體驗
經過兩天下來,真的很感謝台灣團的朋友的包容、泰國同事的協助下,讓這次的行程算是在順利中結束。大家大都還蠻滿意這次的規劃,由於對於大家可以親自下廚學習作泰式青木瓜沙拉覺得很有趣!因為有泰國同事當老師,加上在認識食材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泰國飲食文化,比如,同事準備了生螃蟹,這就是泰國東北部吃的文化。因為農田裡有很多的魚、螃蟹,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好文化交流的機會。
雖然泰國同事和台灣朋友的語言不同,但大家在那過程中也玩得很開心
這兩天中,我觀察到有以下有四點可以做為下次接團改善的地方。一開始,我忘記先提供如何到米之神基金會的地圖,導致讓小巴士晚了近50分鐘才抵達基金會,如此不僅縮短參與者聽講的時間,也可能耽擱到演講者的時間。這個部分只要在一開始將行程表和地圖一併寄出,應該就不會有問題。第二點,當所有人進基金會之後,照理說,應該要有個時間簡單和大家介紹此次負責工作的同仁、以及說明行程。這樣一來,讓彼此確認行程表上所訂定的時間,減少大家因為不夠清楚,所以時間到了還沒辦法進行行程。第三點,由於KKF不是旅館,所以需要提醒來住宿的旅客必須自備盥洗用具。第四點,事前確認硬體設備。比如供水系統,由於事前我不知道辦公室這棟和戶外衛浴設備的供水來源不同,所以第一天下午辦公室浴室沒水,同事修繕完畢後,我以為就沒事了。等到晚上,有某團員在浴室洗澡的當中,突然沒水。我後來才知道,那是因為辦公室供水系統來自素潘市,供水不穩。難怪農夫訓練時,大家都到辦公室外的衛浴設備,那裏使用當地的水,所以比較不會有問題。
行程當中,由於大家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提供了我一些很好的意見。比如,第一天晚上在辦公室樓下戶外的飯廳用餐,剛好遇上稻飛蝨非常猖獗,只要有任何燈源都會吸引他們大批湧上。大家才剛把自己做的青木瓜絲端上桌,稻飛蝨已經滿天飛,每道菜都加了”小蟲”,原本用完餐大家還想繼續聊天,但是因為蟲子不僅飛入菜中、飲用水中,也干擾視線,最後,大家只能離開飯廳。有人建議,其實只要在飯廳四周的柱子上加上四面的蚊帳,即可以解決此困擾。另外,也有公共衛生領域工作的敏倫提及,蚊子的防治必須注意,畢竟一旦讓人有登革熱的憂慮,可能也會影響大家來Home Stay的意願。
Daycha個人的哲學觀與米之神基金會密不可分,大家聽完他的哲學深受啟發
Home Stay第一團共有8人:公益旅行的朋友、兩位在泰國工作的朋友、以及從加拿大來的朋友
另外,有人提到他們覺得KKF的水喝起來像生水,有另外兩個團員詢問我關於這邊飲用水的來源,我才突然意識到,之前的確覺得那個水喝起來有種味道,但我的確沒有想過這個水要先煮過才能喝。
不只是地球日愛地球
去年4.22地球日,我以社區大學工作人員的身份參加綠色市集,和參加市集的人們介紹”自己種菜自己吃”的課程;今年的地球日,我人在泰國,向台灣、加拿大的朋友介紹米之神基金會。我想,身為地球的一份子,就如同Daycha所說的:「我常常訓練自己的心智,讓自己可以很容易地感覺幸福。幸福,不是從外在物質而來,而是向內尋求。」我想,當人們開始追求內在精神層次的提昇時,人們才會開始意識到我們與大自然是一體的,大自然才能免於繼續被破壞的處境。
Daycha提到Home Stay的目的,他希望KKF藉由Home Stay來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個人也覺得這的確是另一個可以讓永續農業藉此推廣的契機。只是,KKF希望推動甚麼Home Stay、以及希望花多少力氣去做?要做到甚麼程度?這都是必須KKF的成員共同來討論、以及努力的。





- 我想當農夫,容易嗎?─兩個泰國新生代農夫的故事 - 2011-08-25
- 2011 July Report─The Simple Life in Pathom Asoke - 2011-07-25
- 清邁農夫市集之見聞 - 2011-05-22
- 一趟超過五百哩遠的旅程─申請泰國簽證之旅 - 2011-04-11
- The travel of apply for Thailand Visa - 2011-03-29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