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工作報告
2011/10 劉香函
在Casamemoire的最後一個月,突然間意識到手頭上好幾件案子都必須在這個月內完成交接,時間彷彿都不夠用似的,而原本熱鬧的辦公室隨著夏天的結束,多數的實習生也回到校園,所有的工作回頭落在唯一的全職的工作人員身上。
每每總是又在同樣的問題上環繞,什麼時候有足夠的資源能讓人力與事務達到平衡?
要和大家說聲抱歉這十月份報告來的相當遲,一方面由於最後一個多月多在處理許多瑣碎的事務,加上一連串準備過羔羊節的氣息濃厚,每天都可以在街上看到不尋常的景象,比方說,我住的公寓樓下,某天突然出現了幾個年輕人,正販賣著一捆一捆的稻草還有木炭,許多店家和市集突然間多了許多烤肉用具和一把一把銳利的刀具,我一開始還沒會意過來,想說是他們也要想台灣人一樣搞個中秋節烤肉嗎?好一個磨刀霍霍向羔羊,全都是為了穆斯林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過節氣氛之濃厚,遠住在北方的友人,甚至找不到交通工具回去,加上一連下了三、四天的雨,返鄉路竟有泥濘坍方的可能。所有的火車、客運都被塞爆了,一位難求,長途計程車的價碼水漲船高,平日只需付50摩幣的車程,竟被開價1000摩幣,司機還一臉要不要隨你的表情。
最後一則報告,我想和大家談談,我無緣參與至尾聲的平民大學的計畫,這個計畫,是與法國在卡薩布蘭加協會一起發想合作的計畫。
計畫的發想有點像社區大學,可是不一樣的是我們並不提供文憑,也沒有學分,只有一個簡單的證書給學員。開放給所有對於古蹟、建築有興趣的人報名,沒有任何的學歷限制,所有的課程以講座方式進行,授課的講師多為業界人士,授課語言以法文與摩洛哥話為主,同時提供即席翻譯。一個月一場講座,共計七場加上一個實習工作坊和Mekes的實地參訪。
七場的講座分別為:
《什麼是古蹟?》2011/10/18 第一場活動約有130人前來參與
《16世紀到19世紀當今摩洛哥古蹟建築》2011/11/14
《傳播的媒介》2011/12/19
《風景保存的必要性?》2012/01/17
《卡薩布蘭加 = 世界古蹟遺產?》2012/02/14
《如何詮釋古蹟?》2012/03/13
《卡薩布蘭加與摩洛哥之當代建築》2012/04/08
目標是希望讓學員可以成為促進古蹟保存與摩洛哥文化的推手,並給予相關的知識背景,學員亦可以從中完備自己於歷史、地理、藝術各方面的溝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藉著參與古蹟日的活動,有實踐的經驗,同時促進當地旅遊與文化的發展。演講場地UMT(摩洛哥工會)/位於舊城Medina
講座進行實況
建築的前身是殖民時代俐奧泰將軍的住所(Residence de Lyautey)





- Ramadan au Maroc - 2011-08-26
- Démolition d’une mémoire collective - 2011-08-03
- Festival de Casablanca : Ateliers Urbains - 2011-07-26
- 沉澱再出發 - 2011-05-24
- 卡薩布蘭加古蹟日Journées du patrimoine (II) - 2011-04-25
1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