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在巴西里約舉行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明年即將屆滿二十年。地球高峰會,決定了之後造就京都議定書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以及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環境公約。二十年後,儘管環境災難更加層出不窮,卻不見各國一同履行解決之道,在各公約的推進上達成具體有效共識;比如最受矚目的氣候變遷會議,成為富國逃避責任的場合,京都議定書的存廢仍舊不樂觀。而另一方面,「市場至上」成為各國政策制定的主流做法,富國的實施經驗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跟進,實際上則是讓理應大刀闊斧進行經濟模式轉型的國家,反倒有了繼續追求財富積累的辦法。其中最新的發展之一便是「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該議程近來在聯合國會議受到廣泛注意與討論,且明年六月四日至六日舉行的里約+20(Rio+20)也將以「永續發展與消除貧窮下的綠色經濟」為主題進行。
根據今年二月二十四日聯合國環境規劃屬(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舉辦的執行理事會(Governing Council)所決定的Rio+20主題,其中綠色經濟的益處、機會與挑戰包括:
「須要從保護環境免於受商業利用,到利用商業模式以保護環境。」
第二十四段:….全球市場可為清潔的產品、貨品和服務運轉,且貿易為關鍵角色。世界貿易組織扮演處理相關議題的角色和過程。當開發中國家受鼓勵採納綠色經濟策略,許多國家會因為其可能無法進入市場而猶豫。
第二十七段:給予轉型至綠色經濟的財務支持應同時考慮具創新性的財務機制,包括潛在的新金融工具,以刺激投資和帶動技術轉移。(若從其他的聯合國文件,便可發現很明顯地,這些機制即為碳交易、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REDD)和環境服務支付(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ES))
第二十八段:開發中國家需要已開發國家提供的轉型至綠色經濟的支持;其中給予開發中國家財務協助以轉型至綠色經濟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投資在科技或基礎建設常常是最大的挑戰。
不幸地,從綠色經濟中最大的受益者將是一小群的銀行家和工程師,和這二十年來因不斷推出的主流環境政策而出現的大大受益者無異。在「氣候正義,現在就要!」網絡中的ETC Group便撰文指出,UNEP發表的兩份報告─《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和《綠色經濟報告》(Green Economy Report)是推動綠色經濟的重要文件。報告中提到大自然的各項功能服務應該藉由可交易、增加保育資金的投資權支付。另外,新的「具生態效率」的科技應該增加生態服務的價值,同時創造收入。撰寫照兩份報告的人即是在德意志銀行服務的銀行家,而最大力提倡的即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中最富有的五百大企業和G8的外交官。
同樣令人憂心的是綠色經濟中討論的「綠色科技」;根據UNEP的報告,綠色科技包含促使糧價攀升的生質能,對核能的態度不清,還替基改作物背書。
不過,不僅是氣候正義的網絡對綠色經濟框架下的市場機制提出了強烈質疑和批評;許多開發中國家政府也對純然利用經濟手法解決環境問題開始存疑,且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對綠色經濟的定義不同,讓雙方的歧見加深。當然其中最大力反對的國家為玻利維亞。在今年三月於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Rio+20準備會議中,玻利維亞大使巴布羅˙索隆(Pablo Solón)質疑綠色經濟本質上仍是綠色資本主義,充斥投資炒作意味,將轉移我們針對Rio+20應討論議題的注意力。
社會運動團體不斷對綠色經濟提出批評,某種程度上也讓政策有了轉向的機會。比如UNEP將面臨在聯合國中升等的挑戰,另外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也沒辦法成為有效執行的單位。有分析家認為,明年的Rio+20無法得出具體結論,最終會如同哥本哈根的氣候峰會般破局;重要的是市場機制的問題能藉此機會更受到矚目,進一步發展非市場機制的解決方案。





- 四月初在曼谷的氣候變遷峰會間會議 - 2011-04-23
- 中國於COP16的新氣候外交 - 2011-02-25
- 自由貿易到底有什麼問題?反歐盟對東協國家的貿易入侵! - 2011-01-22
- COP16的氣候正義運動 - 2010-12-26
- 另類區域主義──對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反思 - 2010-10-21
0 意見:
張貼留言